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亲情之爱”感悟随笔

时间:2024-05-27 16:25:19
《道德与法治》“亲情之爱”感悟随笔[本文共1469字]

“亲情之爱”感悟随笔

当看到孩子《道德与法治》的课本里,有“亲情之爱”这篇文章的时候,感到现在的教育真的是贴合实际,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着社会发展与人类之间的各种改变,从而在教育上为现在的初中生“量身定制”课本内容。非常感恩为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师们,怀着这样的心情,认真阅读了这篇“亲情之爱”。

家意味着什么?孩子认为,家是一个吃饭,睡觉,写作业的地方,家里有爸爸有妈妈。爱人认为,家是一个婚姻的组成部分,无论他去再远的地方出差,晚上的应酬有多晚,酒喝得再多,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家是一个可以照顾我和孩子的地方。我认为,家是一个最温馨的地方。在家,可以随心所欲,不用拘束,不用害怕,自由自在。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回到家,就是一个可以让身心放松的地方。

爱在家人之间。每个人给予的爱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爱给予的天真不做作,爱人的爱给予的保守、直接。我的爱给予的随性、温柔。因为爱给予的不一样,因此就会有碰撞和摩擦。

孩子从小性格就比较外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胆子非常大,有点像男孩,小学期间,在班里确实也给老师惹了不少麻烦,小学六年换了四个班主任,但是不约而同给我反映的就是:孩子非常聪明,就是不用在正地方,学习上太浮躁,如果稍微努力一点,考个班里第一对她来说就是轻松的事儿。我和孩子爸爸上班都在铁路上,上班地点离孩子学校比较远,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天开始,就给孩子报了午托班,在学习监管上面,确实是对她疏于管理,这一点我也是觉得很亏欠孩子。虽然对她的学习没有给予太多关注,但是孩子还是比较争气,小学三年级就竞选上了学校的大队部,每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大队干部,当时的我觉得孩子特别棒,也感到自己脸上特有面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和孩子爸爸对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度不够,家庭矛盾终于在疫情期间爆发了。

疫情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孩子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所有的时间安排都是在我和爱人的监管之下完成。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去思考。发现孩子上网课不够认真,上课时经常趁我们不注意就偷偷玩游戏,当时在网上还报了一些主课的培训班,但是也都没有认真学。于是就有了争吵,双方产生了不信任。当时我们不明白孩子整天玩抖音的想法;不明白孩子为什么看不惯父母;不明白为什么知道是错误的事情还要去做;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知道好好学习......我们总想试图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从而化解彼此之间的对峙,结果换来更大声的争执和更彻底的失望,以至于孩子后来对待所有的问题都非常的消级,我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才去认真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一些问题,当时的我真的感到自己和孩子都需要一个心理医生,只是没有勇气真正去面对。

冷静下来后,我慢慢接受了孩子的叛逆,接受了我教育上问题,我去买了《解码青春期》、《正面管教》等几本书,从书上了解到了在家庭里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应该如何去爱。我会把我的心得与爱人一起分享,并希望他这个固执的人也可以做出改变。其实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有被尊重和被依赖的感觉,不再拿她与别人比较,不再以分数来评价,不再用“是非”来做评判标准,认识到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分出对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问题也不同。我们要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可孩子,肯定孩子,鼓励孩子。

让家更美好。生命里的血脉是延续,而不是累积。“血浓于水”是告诫我们要知道生命的起源和懂得感恩。感恩自己的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和为我们做出的一切,感恩自己的孩子使我们成为父母,并延续自己的生命。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就已注定孩子是父母最亲的人,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为了这份依靠,我们要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人,成为孩子心中最爱的人。

我的孩子是一个内心向往自由不喜欢被拘束的女孩,是一个自理能力强而不过度依赖父母的女孩,是一个表面大大咧咧内心敏感的女孩。我不会缚住她的翅膀,使她无法自由飞翔,我愿意为这个家更加美好和谐,而做出努力,为了这份不可替代的亲情之爱,我们和孩子会彼此尊重,彼此靠近,相互理解。

《《道德与法治》“亲情之爱”感悟随笔[本文共146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