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后现代课程观 读后感

时间:2024-05-19 16:25:16
后现代课程观 读后感[本文共2379字]

什么是后现代课程观?我想那应该是一种代表未来理想中的课程观,最近读到了一本书,书中对后现代课程观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在这里谈谈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四”代表着边与角的和谐,所以他们喜欢“四”,同时这也代表着一个时代,那是一个被多尔称为“前现代”的时代。它的核心理念是“宇宙核心观”即: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根据历史记载的话是在17、18世纪的革命时代, 随之取代的是一本书——《原理》。这些原理之首便是“万有引力”。引力等于两个物体相乘除以之间距离的平方。于是牛顿相信,数学、科学能够发现所有,而所有也在那里静悄悄地等着你去发现。于是,以数学、科学为主的时代诞生了,它被多尔称之为现代。在当时,人们对所有疑惑的东西都进行了试验研究。例如:铲煤工人研究铲的长短粗细以及手握的位置,还有每次铲煤量的多少和两次铲煤的间隔时间,来确定怎样做是最有效率的怎么样才是最省力的。那么在教学中,测量拼写词汇的记忆数目,以确定在怎样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记忆的效果是最佳的。在那个时代,世界各地诞生了无数的科学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爱因斯坦,而他正是这种观念的忠实粉丝。他曾经说过:上帝不玩骰子。意思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秩序的,不存在随意性。

然而,当战争的车轮滚滚碾过,炮声敲打着人们脆弱的心脏时。科学家们发现:为什么科学创造的一切精密的东西却未能阻止战争、阻止通货膨胀,

终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事”与“精神”让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将科学的理性与逻辑+故事的想像力与文化+精神 ……此处隐藏1136个字……标从预设走向生成,后现代批判了传统的外在于教学过程的、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目标。认为那是现代工具理性在课程中的体现,课程的实施为的就是课程目标的实现。多尔提倡的是杜威的关于“目标来自于行动,并在行动中得以调整”的观点,他认为目标应该是丰富的,多变的,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性活动中共同建立的,是随情境变化而改变的。在课程实施之前,设定的目标应该是一般的、模糊的目标。随着课程或课的进行,特定性愈加明确并在合作中获得,通过教师、学生和课本的合作。

其次,教学—学习框架可以脱离学习是教学的直接结果或者教与学是高级一低级的关系这一因果框架,从而转向另一种方式,即教学附属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组织能力而占主导。而且教学改变了做法,从教导性转向对话性。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性关系中,教师并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他要求学生对这种权威保持一种怀疑态度,以促使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索,探索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使学生能理解自己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彼此所获得的理解。在此关于提问的最新工作不是为了有效地获得正确的答案,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实质。学生通过反思性行为让知识不断扩展和生成。

最后,关于评价,教师要发挥核心的作用,但不应是排外的评价者,评价应是共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应将其作为一种反馈,作为做—批评—做—批评这一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后现代的课程评价是动态、开放的,是创造性的而非总结性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建设性的批评帮助个体。我觉得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倡导的理念值得我们深究,对于我国当代课程的发展很有意义。但是此课程观很多理念还无法转化为实践,因此我们要采取审慎的态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地吸收。

《后现代课程观 读后感[本文共237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